
在阅读此文前,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您的支持是小编坚持创作的动力。
文丨上官顾玖
编辑丨上官顾玖
前言
“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,就是不顾妻子反对收养了一个孤儿!”
姜昆在艺术界获奖无数,而他本人最有成就感的,就是收养了一个孩子。
虽然在收养这个孩子的时候,姜昆与妻子进行了一场“史无前例”的争吵,但还是收下了这个孩子。
如今孩子长大后也对姜昆夫妻报恩尽孝,可谓是人生圆满……
第一次相处十分融洽
此时他们女儿姜珊在国外读书,因为平时生活的也很苦,作为母亲心疼自己的女儿,于是便也去了国外陪读,也是为了更加方便照顾女儿,而家里就只剩下了姜昆一个人。
那是在1998年的10月,作为当时的广播说唱团团长,他曾经带着自己的团员们一起,到了一家福利院,给那些可怜孩子们“送温暖”,也陪伴了这些孩子一整天的时候。
临走的时候院长表示,希望他们可以带一个孩子回去家里住一个礼拜,也让这个孩子们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,姜昆当时就同意了,那个时候家里又没人,他一个人也挺孤单的。
很快瘦瘦小小,头发甚至还有些发黄的小谢谭,就被挑了出来,这个时候他也才只有六岁,因为从小就被父母抛弃,生活在福利院当中,年纪很小的他,便已经非常懂事了。
姜昆也心疼这个孩子小小年纪的遭遇,于是带回家之后,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,两个人相处的十分融洽,只是一个礼拜的时间很快就到了,最终还是等到了要离别的时间。
小谢谭也表示,自己不想离开姜昆,但是还是在分别那天,主动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,因为他知道,自己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,自己的家是在福利院,而不是在这里。
但孩子很小,还是十分舍不得离开这份美好,感受过了被爱之后,就不愿意再回到原来的地方,于是小谢谭还是没忍住问他,可不可以做他的爸爸,而此时的姜昆,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。
他做了一个冲动的决定,他要把这个孩子留下来,他当即也是给妻子打电话,说出了这件事情,但因为妻子在美国,沟通不便,解释不清楚什么,他决定先斩后奏,带着谢谭去了民政局,改名为姜河。
其实李静民并不是没爱心,只是因为那个时候,他们也都五十岁了,孩子还小,精力上肯定是有限的,不光累到了自己,还可能照顾不好孩子,对孩子也不负责,所以她不同意。
而她半个月之后回来发现,自己的丈夫更是先斩后奏,根本没有取得自己的同意,便收养了这个孩子,这么大的事都不跟自己商量,作为妻子来说,丈夫这样的行为确实有点不好。
即便是姜河很懂事的主动过来喊妈妈,李静民也是气不打一处来,只是嗯了一声,便回到了自己的卧室,因为对丈夫怄气的原因,所以一开始,李静民也不喜欢这个孩子。
李静民接纳了孩子
其实她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,一腔怒火,也是因为姜昆这么大的事,都不听自己的劝,反而还一意孤行,第一次见到姜河的时候,她虽然生气,但还是有所回应,就是因为其实也可怜这个孩子。
因为埋怨丈夫,所以他便不理姜河,甚至在姜昆不在家的时候,他更是当姜河是个透明人,就连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喊他,不过姜河很懂得察言观色,在福利院那么久,他并没有因此就伤心。
反而在接下来的生活中,他努力的表现自己,经常会帮着李静民一起做做家务,拿拿东西,知道她有关节炎,还主动帮她按摩,时间久了之后,李静民的心也被姜河给感化了。
李静民也十分可怜小姜河,小小年纪就受苦了不少,还那么懂事,于是也是忍不住眼泪,抱着孩子哭,一边哭一边表示,自己也是因为和他爸爸怄气才不理他的,以后一定会好好对他。
姜河也知道,妈妈其实也是个好人,如今自己被接受了,当下也是感动的泪流满面,而母子两相拥而泣的画面,也是正好被回家的姜昆看到,一家人就这样放下了芥蒂,在一起生活。
接受了孩子之后,李静民也是承担起了作为母亲的责任,当然,姜河也是一如既往的听话懂事,只是有一天,他突然猛烈的咳嗽,嘴唇都发紫了,经过检查之后,才知道他有支气管炎。
而李静民的第一反应,就是告诉医生,一定要尽全力去医治,他们不怕花钱,而那个时候姜昆因为出差要去外地,只有李静民一个人,照顾小姜河,自己的身体都消瘦了许多。
出院回家之后,她也总是想方设法的给姜河补身体,做各种好吃的,最后还真的没有再病发了,而两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,李静民也越来越觉得,丈夫当时的决定是没有错的。
培养姜河学会一技之长
随着姜河的不断长大,姜昆夫妇发现,这个孩子不喜欢学习,更加活泼好动,学习成绩也不好,可愁坏了他们,不过牛群的一句话,倒是给他们提供了新的思路,也让姜河找到了自己所喜欢的。
那还是因为牛群去他们家做客,姜昆招呼着孩子向牛群打招呼,而正是好动的小伙子,一下子就从楼梯的扶手上滑了下来,牛群见状也是当即表示,这孩子身手这么好,可是个学杂技的好苗子。
听了这话之后,姜昆夫妇也是好好琢磨了一番,自己的孩子既然不喜欢学习,为难他也是没用的,若是能学到一技之长,将来也能有口饭吃,于是他们便送姜河去了沈阳民族艺术学校,专门学习杂技。
夫妻两个送了孩子之后,也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,就是为了能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校里的生活,看着孩子痛苦的训练,姜昆也没有心软,而是要诉孩子,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那就要好好学习。
其实杂技是非常辛苦的,姜河一度想要退学,不过为了能让孩子坚持下去,他们直接在沈阳买了套房子,一有时间就会去看看他,关心一下儿子,姜河因此才能坚持练下去。
2004年的春晚,姜河还有幸在上面表演《空中转盘》,要知道能上春晚的人,说明他还是学的很不错的,姜昆为此也是十分开心。
虽然叛逆期的姜河,也学会了攀比,也想和同学们比吃的比穿的,不过那个时候的姜珊回来了,她自己打工赚钱,而且还在一家大公司工作,平时的生活也是非常节俭的。
有了姐姐作对比,姜河很快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,于是也明白,自己的很多行为是不好的,很快也就改正了,甚至还考上了广州军区杂技团,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杂技演员。
而姜河一直都没有忘记,父亲母亲对他的恩情,长大之后,也是十分的懂事和孝顺,而姜昆也一直表示,自己最正确的决定,就是当年不顾反对,收养了这个孩子。
结语
是姜昆和李静民的爱,让姜河感受到了家的温暖,也是他们悉心的照顾,用心的培养,才有了现在姜河的成就。
而姜河也是一个懂得感激的人,人是有血有肉的动物,他们是没有血缘的至亲。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